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

制造业是支撑全省工业平稳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基础作用。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快制造业发展步伐,着力推动我省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抢抓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互联网+”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机遇,坚持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升级和质量品牌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抓手,紧扣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型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构建新的产业发展体系,建设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服务型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超前谋划,准确定位。围绕提升“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和打造“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找准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强战略谋划,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我省制造业升级版,提升产业竞争力。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盯国际国内市场对制造业需求,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系,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协同创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重大工程,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着力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走提质增效和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

  区域协作,对外开放。立足我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打通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渠道,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坚持对外开放,推进与中亚西亚等国家产能合作,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预期目标

  力争到2020年,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和“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制造业创新体系基本完善,掌握一批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取得重要成果。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力争到2025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大幅提升,服务型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构建起以“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和“五大新兴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建成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周边地区的现代服务型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重点制造业整体实力跻身行业前列,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甘肃制造业2020年和2025年预期指标 

  

类别

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创新

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56

0.60

1.00

1.50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

0.18

0.20

0.40

0.80

质量

效益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2

80

80.3

82.5

85.0

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

-

-

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

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

-

-

6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

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

两化

融合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3(%)

26

30

70

82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4(%)

42

45

65

80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

25

30

50

64

绿色

发展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5%

比2015年下降10%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5%

比2015年下降10%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23%

2015年下降4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0.26

70

75

79


  

  1.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庭户数。

  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

  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二、发展重点和突破方向

  围绕提升“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和打造“五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明确发展重点和突破方向,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快速发展。

  (一)发展重点

  1.石化通用装备。重点发展石油钻采、炼油化工、煤化工、海洋石油工程和高端真空装备,建设西部石化通用装备产业基地。

  石油钻采装备。发展高端智能钻采装备和机动性、小型化、数字化采油专用装备,鼓励抽油机、石油钻杆装备做大做强,加快研发针对极地高寒等地域复杂气候和地形的石油钻采装备。

  炼油化工装备。加快发展大型高压、高温、低温和耐腐蚀设备,积极参与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天然气和石油长输管线智能制造装备及输送关键设备、大型天然气液化储运成套设备等的研发生产。

  煤化工装备。抓住煤炭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的发展趋势,依托酒钢集团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和兰石集团新疆哈密大型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研发生产煤化工关键设备及其配套设备。

  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加快深海油气钻采模块研制,利用核技术和非放技术发展海洋工程高端智能化仪表监测设备,推进海洋浮力补偿系统材料产业化。

  高端真空装备。重点发展高性能真空获得设备、高端数控真空镀膜设备、大型智能化真空炉设备,以及生物医药、食品卫生、航空航天、核工业材料等真空专用装备,积极创建国内真空装备制造基地。

  2.新能源装备。重点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装备,形成比较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河西地区新能源成套装备产业化基地。

  风电装备。加快发电机组、高速齿轮箱、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智能化风电整机成套设备研发制造体系,推动分布式风电装备开发应用,进一步完善风机制造产业链。

  光伏发电装备。建设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光伏支架、控制系统及光伏电站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光热发电装备。积极研发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核心技术、大型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关键技术和装备产品、真空集热管和反射镜等部件,以及大型储能装置。发展高性能太阳能选择性吸收真空镀膜,建设绿色镀膜成套设备生产基地。

  3.电工电器装备。重点发展新一代智能化输配电装备,推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型高中低压开关设备、高效节能变压器、中型水电成套设备、智能化第四代低压电器元件、数字电缆光缆,风电、光伏发电、核电专用开关设备、电器元件和自动化控制装置,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和井下、危化品生产贮存等智能配电用电设备,形成电气系统集成和输配电工程总承包能力,加快建设天水电工电器装备制造基地。

  4.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高档数控金切机床和高档数控锻压机床,加快形成天水数控机床产业聚集区。

  高档数控金切机床。重点发展大中型智能数控精密机床,智能、精密、强力、高效的轨道交通加工、新能源专用等数控机床。加快研发高速、高效、高精多轴联动数控机床。鼓励开发推广柔性加工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数字化工厂。

  高档数控锻压机床。重点发展大型智能数控锻压设备、自动剪切生产线等大型、精密、智能、高速的数控锻压机床,开发重型、超重型智能数控锻压机床、复合加工机床及自动生产线。

  5.节能环保装备及产品。发展高效锅炉窑炉、高效换热节能、高效电机及变电、余热余压利用、蓄热传热和新型节能建材、节能铝材料、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设备和产品,大气污染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控和煤炭储运抑尘剂、石油钻井助剂、缓释保水剂、絮凝剂、粘合剂、生物质环保涂料、固(脱)硫剂、催化剂等环保装备和产品,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创新活力勃发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地。

  6.农机装备。重点发展高参数、高可靠性大中型农机装备和小型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培育旱作农业农机装备产业聚集区。

  制种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加快制种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种子精选机、包衣机械、烘干设备生产水平。加快发展果蔬脱水机械、畜牧机械、畜产品加工机械、中草药加工机械等先进农产品加工设备。

  大型农业机械。加快研发大中型耕作机械、播种机械、覆膜机械、收获机械、先进设施农业装备和大中型农用动力机械、运输装备,鼓励发展种子产业、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装备。加快研发具有温度检测、自动调速、自动加热、叶面灌溉施肥、自动故障检测等功能的智能多功能果园防霜机。

  高效节水灌溉装备。加快研发生产滴灌、管灌、喷灌及生产生活节水产品和设备,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控制产品技术性能,培育节水灌溉器材生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节水设施运营维护产业链。

  7.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电子级晶体硅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积极发展应用电子设备,完善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产业链,加快建设天水国家级集成电路封装基地。

  集成电路。实施兰州新区中植北大众志“中国芯”高新技术产业化、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升级改造、智能移动终端芯片一站式高性能封装等一批重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专用封测设备模具、物联网射频识别模片、物联网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卡芯片、高端引线框架、半导体封装及包装材料等产品,建成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加快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为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奠定基础。

  电子元器件。支持半导体电子器件制造及封装测试产业化、智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电真空器件产业升级及扩大规模,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元器件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器件(IGBT、快恢复二极管)、半导体功率器件(SBD)、保护器件(稳压管、TVS管),重点支持宽禁带半导体器件(SIC器件)、超高频大功率磁控管级真空开关管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电子信息材料。重点推动电子级、太阳能级晶体硅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蓝宝石晶体材料产业化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材料基地。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大力推广工业软件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售后服务、回收再制造等环节广泛应用。推进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软件等的开发及产业化。针对中亚西亚等国际市场提供双边及多边跨国跨地区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信息安全、双语网站、在线翻译、信息检索等信息服务,加快建立集于藏语、维语、阿语、俄语等多语种的网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应用电子设备。重点支持汽车电子、机床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电子、能源电子、交通电子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智能家庭终端等三维数字产业上下游硬件设备。

  8.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品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快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兰州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区和武威重离子治疗生物医学应用产业园。

  现代中药。加快培育现代中药大品种,研发作用机理明确、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中药品种。推动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和提取物生产,实施当归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

  生物制品。加快人用及畜用疫苗的升级换代,推动新型疫苗(包括治疗性疫苗)、诊断用生物试剂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常见病、多发病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

  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快重离子治癌装备研制,推动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工程产业化应用。推进植介入材料及制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药械合一产品的推广应用。

  9.新材料。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化工和其它新材料,推进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白银军民结合化工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

  有色金属新材料。推进精密铜合金、镍钴铜金属盐类、稀贵金属催化材料、金属粉体材料、羰基系列材料、金属塑料合金、增材制造(3D打印)粉体材料、记忆合金等的产业化。

  化工新材料。加快发展特种橡胶、工程塑料、高性能氟材料、功能膜材料、水性聚氨酯树脂及特种涂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推进一批化工核心产业链建设,实现基础原材料与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及工程化技术攻关,实现中国化工集团蓝星碳纤维公司千吨级装置稳定运转,加快开发下游复合材料制品。

  其它新材料。加快研发极地高寒钻采装备、高性能耐腐蚀海洋工程装备、加氢反应器、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超大输量油气管线、新一代复合建筑等领域用钢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高性能碳/石墨材料,发展耐高温、耐腐蚀工业陶瓷、轻质高强新型墙体材料及绿色装饰材料。

  10.有色金属深加工。加快推进铜、铝、稀土、镍钴和稀贵金属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附加值高、竞争力强、集约高效、规模优势明显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铜产业链。发展高精度铜板带、电解铜箔、新型高性能冷凝管、精密铜管、电工专用铜杆、高温超导电缆、特种电缆等产品,提升铜材精深加工能力,提高铜材就地转化率。

  新型铝合金材料产业链。开发生产高性能铝板带、铝箔、铝挤压材、铝杆,高性能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超高强高韧性铝合金管材,高铁配套铝合金、集装箱铝合金等工业型材,汽车铝合金轮毂、散热器、保险杠,建筑铝型材、铝模板等产品,带动嘉峪关、白银、连海地区铝加工产业基地建设。

  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大力推进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贮氢材料、动力电池、稀土催化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研发及产业化,拓展稀土材料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

  镍钴产业链。以镍钴初级产品为基础,推动镍钴盐类精细化工、镍钴铜合金材料、钴基合金等的深加工,形成镍钴压延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稀贵金属产业链。积极开发银基功能材料和细银粉、厚膜银浆系列产品,研发用于石油、化学、医药、环保等领域的电镀用钯盐金盐、医药行业催化剂及医药中间体等。

  (二)突破方向

  1.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汽车和低速汽车,加快建设吉利汽车兰州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兰州金川科技园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推动中国中车股份公司在兰州新建新能源公交汽车生产线项目,带动我省铝型材和电池等相关产业发展。

  2.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城轨车辆组装制造及各类车辆运维保养,支持开发适应高海拔、冻土、沙漠地区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城市轻轨装备、现代智能化有轨电车等,打造中国中车股份公司西北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服务基地、西北区域总部基地和向西开放开发战略基地。

  3.公共安全应急装备和产品。加快推动矿难逃生仓、无人侦察机、高炮防雹人工影响天气系统、抢修抢护保障方舱、车辆北斗定位监控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多普勒雷达监测系统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等具有相对技术优势的应急装备和产品产业化,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监测预警类产品,个体和设施设备等预防防护类产品,现场保障、生命救护和抢险救援等处置救援类应急产品,逐步形成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的应急装备和产品制造产业链。

  4.通用航空产业。支持通用航空整机制造、航空配套、地勤服务装备和现代航空维修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通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推动兰州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白银无人机及轻型载人飞机基地建设,支持飞豹公司在我省生产小鹰100飞机,引进发达国家成熟小型航空器生产线,实施武威通用航空整机制造等项目,打造天水飞机维修、改装和解体循环产业链,加大通用机场建设力度,提升中国嘉峪关滑翔基地影响力,带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推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及部件、航空电作动系统、飞机舱门、航空电机和照明系统产业化,支持民用雷达、真空高频电子管、电子测量仪器、微波波导元器件和其他关键元器件升级及批量能力建设。

  5.PX(对二甲苯)及相关产业链。争取国家布局建设百万吨级PX(对二甲苯)项目,形成对二甲苯(PX)—对苯二甲酸(PT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二甲苯(PX)—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等产业链,带动化纤、包装、电子电器、医疗卫生产品等行业发展。

  6.核产业。在确保符合环保、安全等条件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建设,打造国家核燃料循环基地。加快研制核电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原材料真空提纯设备、核燃料后处理设备、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装备,提高核电装备关键配件和材料的研发制造能力,打造核循环产业链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

  1.突破和引进吸收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通过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针对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等战略性领域,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

  2.完善制造业创新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建设和完善高水平的研发平台,推进企业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生力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院),推进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紧密合作。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转移、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支持创业苗圃、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载体发展,探索建立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创业基地。

  3.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促进成果产业化,与社会资本建立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促进产业链与技术链的融通。建设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和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等平台,引导企业产(股)权、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等进行市场化交易。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的改革试点,允许科研人员持有股权和期权,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4.提高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定期公布《甘肃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重点指南》,明确我省工业设计发展重点领域。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为制造企业开展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创新设计。启动全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认定一批品牌优势突出、组织体系完善、设计效益显著的工业设计中心。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省级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栏1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面向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行业,以企业为主导、以人才为支撑、以园区为载体,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分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

    到2020年,力争创建10个以上国家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力争创建5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省工信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安监局、省通信管理局配合)

  1.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突出抓好“互联网+制造”和“互联网+小微企业”两个应用,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集成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2.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推动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支持建设智能工厂(车间)。加快机械、电子、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专栏2 智能制造工程

    鼓励和引导重点制造企业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推广柔性加工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应用,推动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支持建设智能工厂(车间)。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提升制造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重点建设信息化综合集成、大型装备智能化、业务协同创新、两化融合服务支撑体系,打造国内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3.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强西北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等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第三方数据中心通信、存储、软硬件基础设施等IT资源,支持数据采集、清洗、认证、计算、挖掘、测试、安全等服务企业发展,加快建设兰州新区、金昌大数据中心等重大信息化项目,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

  4.加快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安防、交通和物流领域率先示范应用,逐步向工业制造、节能环保、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等领域拓展,以物联网技术应用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围绕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推进“互联网+交通”,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和改造交通运输产业,带动一批信息产业项目落地。推进油气管道、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管控水平。

  5.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利用光纤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加快全光纤网络城市、4G网络、区域性关键节点建设和宽带网络升级改造,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增强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提高宽带网络速率及性能,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深化“三网融合”。加大光纤到行政村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宽带网络接入能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省工信委、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冶金有色协会、省石化协会、省轻工业联合会配合)

  1.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围绕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型煤化工、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存量、延伸加工、循环发展为重点,瞄准关键环节实施技术改造,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和质量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稳步化解中低端产能过剩矛盾,加快发展电子级和太阳能级晶体硅、碳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大数据等先进高载能产业,将我省能源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  

  

                            专栏3 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瞄准区域市场需求,确定传统产业重点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精准发力、集中攻坚,带动整个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引导省内钢铁企业发展钢结构,积极开拓区域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有色工业产品结构,以延伸加工为重点,加快发展电线电缆制造业和铝型材。优化石化产业布局,培育新型煤化工产业,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打造化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原油及油品储备于一体的西部地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增强区域市场需求保障能力,提高新型建材在省内市场占有率。依托区域特色产品,加快发展烟草制造业,积极发展酒类饮料,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

    力争到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加工产值6000亿元,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产值占重化工业比重由21.7%提高到46.3%。力争到2025年,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加工产值9000亿元,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产值占重化工业比重超过50%,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产业发展格局。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重点突破、发挥优势、龙头带动、聚集发展的要求,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广、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到2020年,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全省支柱产业,生物和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全省先导产业,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3.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鼓励各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科学布局区域生产力。支持兰州新区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石油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基地,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张掖、酒泉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建设,积极发展氯碱、盐硝、硫化工等无机化工产业,争取打造2—3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白银、金昌两大无机化工材料基地;支持天水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积极实施庆阳石化600万吨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实现装备制造、新能源、能源化工产业区域有序发展;支持各市州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四)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省工信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配合)

  1.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建立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产业园,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辅导服务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小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育成机制,形成企业梯次发展结构,重点培育主业突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规模效益、带动力强的“小巨人”企业。

  2.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以1个省级服务平台为枢纽,14个市州和7个产业窗口服务平台为节点,重点县(区、市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平台为触角,100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支撑的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投融资、创业、人才培训、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法律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3.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专注于细分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专业化发展,提高市场专业化水平,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支持精细化发展,开展精细管理,生产精良产品,提供精致服务,走差异化成长道路;支持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等;支持创新化发展,强化技术、工艺、功能、产品和服务等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五)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省工信委、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政府国资委、兰州海关、兰州铁路局配合)

  1.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精准营销、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线支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外包等商业模式,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并重转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立足品牌和核心技术优势,外包产品加工环节,专注于产品设计、运营维护、零售分销、品牌管理等高附加值业务。引导和支持中东部地区制造业优势企业,依托我省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布局建设加工贸易、检测维修、租赁服务等基地。

  2.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工业园区功能,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物流服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品牌建设、创业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支持陇药、食品加工等领域生产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打通线上交易通道,构建业务协同的全程供应链。到2020年,培育50户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

  3.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实施《丝绸之路黄金段智能物流骨干网建设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建设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和东川国家物流中心、中川机场国际空港新城、金昌现代铁路物流中心等建设,打造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到2020年,建成10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专栏4 丝绸之路黄金段智能物流骨干网建设工程

  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区位优势,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建设“内向中东部、外向中西亚、连接东欧”的黄金段智能物流骨干网通道,高速、先进的现代信息网络,集中统一的物流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及丝绸之路国际数据中心、丝绸之路电子商务、丝绸之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智能交通运输及车联网、丝绸之路智能管道网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信息技术支撑等重点工程。

  到2020年,培育8-15家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服务覆盖全省80%以上的物流区域、节点城市、交通枢纽和经济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9%左右。到2025年,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服务覆盖全省所有物流区域、节点城市、交通枢纽和经济区,全面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段智能物流骨干网,成为国内重要的智慧物流枢纽。



  (六)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省工信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配合)

  1.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出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意见,推进军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军工企业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方式,参与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军工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有条件军工企业开展资本运作。

  2.完善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军民结合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推动先进军工设备设施对外服务,促进军民融合技术合作开发与成果共享。推动军工与民用科研机构开放共享、双向服务,组织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加强重要技术储备,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强化核技术、特种化工、航天航空、低温储运、军工电子等领域技术创新,推动军工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3.加快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兰州理工大学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加快高分辨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产业化,建成西北地区高分卫星遥感基础数据库。加快兰州军民结合产业园等7个军民结合产业园区建设,支持风电变浆高技术领域用高性能密封复合组件产品、抗辐射耐腐特种涂料生产和军工特种装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装置等的研发及产业化。

  (七)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省工信委、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商务厅配合)

  1.完善工业循环产业链。加快培育酒泉、嘉峪关、金昌、白银、平凉、庆阳等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产业互为上下游、原料互为支撑、良性循环耦合的区域产业布局,形成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技术装备先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

  2.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传统制造业清洁生产步伐,大力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清洁高效生产工艺,促进生产过程中废物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

  3.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支持原生、共生稀贵金属矿物的综合提取及高效分离提纯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难采选矿、低品位矿选矿和富集技术,提升矿渣、冶金渣、煤矸石、选矿废石等资源回收分选回用和综合利用水平。鼓励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生产电力和热力,装备制造行业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电力、食品等高耗水行业实现水资源梯级利用,石化、化工等行业回收余气、尾气及残液中的化工产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快推进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

  (八)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省质监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工商局配合)

  1.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运行维护和产品标准体系,健全质量认证、产品鉴定、检验检测等认证认可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扩大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

  2.加快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实施重点领域重大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工程,推动重点行业主导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组织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

  3.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制造业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4.加强制造业品牌创建与培育。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和工业质量品牌创建行动,组织企业争创制造业品牌培育示范点、甘肃名牌产品、省市县政府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等,提升甘肃制造的品牌实力与知名度。策划建设产业集群区域知名品牌示范区,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申报驰名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九)推进制造业对外开放合作(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牵头,省科技厅、兰州海关、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1.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化政府协调服务,积极搭建合作渠道,引导企业和园区对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地区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我省制造业产业体系。继续办好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家文化博览会等大型重点节会,有针对性地组织我省优势领域龙头企业参加国际展会,举办甘肃特色产品境外展销会。

  2.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立足甘肃优势产业,结合当地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通过“绿地投资”、参股、并购、BOT、PPP等多种方式,积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渠道和资源储备基地。重点面向中亚西亚等国家合作建设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项目,开展冶金、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带动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出口。积极探索陇药、农产品加工、轻纺、清真食品等产业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渠道。

  3.强化引资引技引智。支持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制造业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支持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等机构,与省内企业开展高端制造技术合作,对接转化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推动国外先进技术在我省转移转化。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外资作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载体的作用,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专栏5 制造业国际产能合作工程

    支持有实力企业“走出去”,加快优势先进产能输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建设一批面向中西亚、非洲及欧洲市场的装备制造、高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在中西亚、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建立一批海外生产基地,形成政府、企业、民间多层次产能合作推进机制。

    到2020年,对外投资额年均增长18%以上,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15%以上,对外劳务合作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5年,对外投资额、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和对外劳务合作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同步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大制造业整合重组力度,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各类投资主体沿产业链、价值链,采取参股或控股等方式投资制造业领域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催生一批适应市场需求、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形成公平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将能源优势转化为制造业竞争优势。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惩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权行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制造业发展市场信息服务,及时研判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制造业市场供需信息。(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知识产权局配合)

  (二)落实财税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产业链延伸、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在吸纳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设立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两化融合。落实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争取我省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纳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支持高端装备、重大装备的创新及产业化。落实国家进口贴息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将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制造业新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按照制造业发展需求,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支持政策。(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甘肃保监局配合)

  (三)完善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适应制造业特点的信贷管理、评审和考核制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限,加大对制造业信贷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开展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实现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借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或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定向增发等方式再融资,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制造业企业到境内外上市。(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省政府金融办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知识产权局、甘肃银监局、甘肃证监局配合)

  (四)优化国资布局,注重质量效益。紧盯国际国内市场对制造业的需求,支持中央在甘企业围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加快发展;抓好我省与中央在甘企业已签署合作协议落实,采取参股、控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争取更多央企落户甘肃;充分发挥省属骨干企业带头作用,鼓励省属制造企业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高端布局,增强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省属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布局更趋合理,形成新的产业体系。(省政府国资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配合)

  (五)加强人才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构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各类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养引进一批外向型、国际化、复合型的急需紧缺实用人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托产业项目,采取联合攻关、项目顾问、技术咨询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鼓励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股权激励、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扶持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制度和远程工作机制。(省工信委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配合)

  (六)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对在推动全省制造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业绩突出、效益显著、社会贡献大的企业或企业主要领导,每5年表彰一次,并根据不同类型企业、有关条件和考核结果,可分别实施任期奖励、专项奖励、股票期权、科技成果入股、专利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也可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具体奖励条件、标准和程序,由省工信委会同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研究提出,报省政府审定。对获得表彰奖励的优秀企业家,在推荐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制造业企业从省外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在科研平台共享、职称晋升、科研补贴、兼职兼薪、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出国签证、住房、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和便利服务。(省工信委、省政府国资委牵头,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配合)

  (七)建立联动机制,全力推进实施。密切与国家有关部委联系,落实好工信部、省政府《加快推进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及兰州新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取国家各类专项支持。省政府成立《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甘肃行动纲要和专项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要工作的安排,指导地方和部门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信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在甘肃行动纲要框架下,组织制定若干行动计划或专项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责任和时限,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各成员单位研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强化对国有产业骨干企业以质量和效益为主的业绩考核,充分发挥好督查和考核的导向作用。同时要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和中期评估机制,根据发展情况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省工信委、省政府国资委牵头,《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各市州和各制造业企业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落实到位。省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和任务分工,制定推进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省工信委要加强跟踪分析和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省政府报告。